什么是太田痣
太田痣是1939年由太田首先描述的,所以称为太田痣。为发生在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的蓝灰色的胎记,又称为眼上颚部褐青色痣。
太田痣和伊藤痣好发于有色人种, 如东方人及黑人,女性多见。皮损为淡青色、灰蓝色、褐青色至蓝黑色或褐黄色的斑片或斑点,斑片中央色深,边缘渐变淡,偶尔色素斑的某些区域可隆起甚至发生粟粒到绿豆大小的小结节。斑点呈群集状分布,疏密不一,或中央为斑片,边缘为斑点。
常见于单侧面部的眼睛周围、太阳穴、面颊部、前额部、鼻翼及眼睛巩膜等处,淡褐色、青灰色、蓝黑色色素斑片。少数患者出生时即巳存在,多数患者在青春发育期才开始逐渐从皮肤深层向表面显现出来,随年令增长,皮损范围逐渐扩大,色素逐渐加重,无任何痛、痒感觉。脸上长了一块黑胎记,不仅严重影晌面部容貌,还会对自巳心理产生很大压力。
发病机制
太田痣的病因是由于胚胎发育的时候,黑素细胞于11周左右从神经嵴向表皮移行的过程中,部分黑色素细胞掉队,停留在真皮导致的,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病理改变
表皮正常。黑素细胞位于真皮中部,散在于胶原纤维之间,呈星状,纺锤状细胞,排列大致与皮面平行,有黑素颗粒,多巴染色阳性。
1、版权所有: 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资讯。本站所提供的任何健康资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自行使用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电话:010-82264249
版权所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原成形外科) 未经许可不得使用,不得转载、摘编 京ICP备05082115号-7 京卫网审[2012]第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