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整形外科 >乳房整形与再造中心 >乳房再造 >乳癌术后乳房再造 >

乳腺癌防治月:乳房再造的历史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5-11-06   浏览次数:   来源: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
导读:随着患者对形体要求的提升和医生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目前乳腺癌治疗已经从单纯的疾病治疗,发展成为兼顾治疗效果和体形恢复的综合治疗。乳房再造术的开展让切除乳房的乳腺癌患者有了“重塑曲线”的可能。…………
关键词:乳腺癌 乳房再造

  每年10月是“乳腺癌防治月”,旨在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知、鼓励早期筛查和防治。

  作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乳腺癌给诸多女性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既往在许多乳腺癌患者的认知中,乳腺癌手术即意味着失去乳房,丧失女性的柔美曲线,因而常常面临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缺憾”。随着患者对形体要求的提升和医生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目前乳腺癌治疗已经从单纯的疾病治疗,发展成为兼顾治疗效果和体形恢复的综合治疗。乳房再造术的开展让切除乳房的乳腺癌患者有了“重塑曲线”的可能。

  乳房再造其实并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大概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也就是大概120年前的一九零几年,就已经有西方学者在临床当中进行了乳房再造的尝试,但真正全面铺开进行临床应用是在上世纪60年代,也就是60年前。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1981年才开展第一例乳房再造手术,九十年代初期该手术才在中国大陆逐渐开展起来。我们医院也在2006年开始和乳腺外科合作开展乳房再造手术。

  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乳房再造手术无论是在患者的接受程度上,还是实际手术实施的比例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显然和我们国家近几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收入的增加、女性对于生活质量重视程度的增加,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崛起有着巨大的相关性。

  乳房再造所适用的患者人群都有哪些?

  乳房再造主要适用于乳房缺失的女性患者,当然,其中造成乳房缺失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罹患乳腺癌后所进行的乳房切除手术。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造成的乳房缺失,比如先天性的乳房不发育,像poland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的,以胸壁肌肉组织缺损合并乳房组织发育不良为临床表现的综合病证。又比如说外伤性或创伤性的乳房组织缺失,像我们接诊过一例小时候因为烫伤,造成乳房皮肤组织挛缩而乳腺发育不良的患者。还有就是因为其他医源性的治疗所造成的乳房组织缺失,比如说巨大乳腺良性肿瘤的切除,或者儿童期因为血管瘤治疗而影响乳腺组织发育的患者。

  我们再来看看乳房再造的现实意义有哪些?

  我们说如果没有循征医学的证据来证明乳房再造手术能够给患者带来生活质量上的提高,那么这个手术存在的意义就值得商榷了。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就是乳房缺失后,对于女性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我们知道,乳房是女性区别于男性的第二性征,乳房的缺失意味着女性第二性征的缺失,代表的是女性这种社会性别的模糊化。

  而目前乳腺癌患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部分患者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而乳房的缺失,造成的胸壁不对称的畸形,大大降低了女性作为社会人、家庭人的自信心,使她们处于焦虑、悲伤等不良情绪状态之中,极大影响了社会参与度以及家庭关系的和谐。而目前已经有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证实了,乳房再造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有显著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社会适应性更强、自我形象满意度更高、夫妻关系更加和谐、焦虑失望等负性情绪发生率大大降低。

  因此,乳房再造手术对于乳房缺失的女性患者无疑是利大于弊的正确选择。

北医三院整形外科 马建勋

  北医三院整形外科 副主任医师 马建勋

  研究方向:眼周美容整形;乳房美容整形及乳房再造;面部轮廓塑形及体型雕塑;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治疗。

分享到:

1、版权所有: 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资讯。本站所提供的任何健康资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自行使用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

乳房整形与再造中心
我院乳房美容整形与再造中心,汇集了多名富有经验的乳房整形专家,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方法及材料,整形水平位于国内前列,享有很高知名度,许多海外患者也慕名回国手术。我中心开展所有的乳房美容整形项目以及各种原因造成乳房缺失(尤其乳癌术后)的再造手术……【更多】

010-82266291(手术)

010-82266290(微创)

    更多>>

三院整形微博

下载安装:    

三院整形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电话:010-82266291

版权所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原成形外科) 未经许可不得使用,不得转载、摘编 京ICP备05082115号-7 京卫网审[2012]第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