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缺损的修复方法
腹壁缺损的修复方法
腹壁缺损,常见外伤性腹壁缺损、肿瘤切除后缺损及先天性发育不良性缺损等,表现为腹壁疝、先天性腹壁裂及脐凸出等。
1、腹壁裂及脐凸出的修复
腹壁裂及脐凸出,是先天性腹壁发育不良所引起的腹中部缺损。其表现为婴儿出生后腹中部白线分开,肠段等腹腔内容物凸出于腹壁表面,被一层腹膜所覆盖。
腹壁裂及脐凸出的治疗应注意全身状况的处理,以及并发症的处理和伴发畸形的处理。
轻度的腹壁裂及脐凸出,可仅作局部脐疝修复。严重的腹壁裂及脐凸出,在腹壁表面有大量腹腔内容物外置,强行将外露的腹腔内容物回纳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回纳腹腔内容物及行腹壁修复之前,应作好术前准备,包括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胃肠道外给予抗生素,并注意胃肠道减压,以减少内脏回纳后腹腔的压力,同时防止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对严重腹壁裂的患儿,可采用两次手术进行治疗。第一次,手术进行腹壁皮肤、皮下组织的分离,回纳腹腔内容物,不进行腹部腱膜、肌肉层的修复。待数月后,腹腔膨出物缩小了,再进行腹壁腱膜层及肌层的修补。
为了能关闭腹腔,减少腹腔压力,有人建议进行腹壁减张切口。有些医师为了回纳内脏、关闭腹腔、减少回纳内脏后的腹腔压力,而进行肠部分切除或脾切除等,这显然是不适宜的。
为了使内脏回纳、腹壁关闭,又减少张力,可先进行腹壁涤纶或聚四氟乙烯补片移植,修复腹壁缺损,这是创伤较小的手术操作,然后仅作皮肤及皮下组织的闭合,待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时,再进行腹壁肌层及腱膜层的修复。
2、腹壁巨大缺损及腹壁巨大疝的修复
腹壁巨大缺损,常常由于腹壁巨大肿瘤切除后造成,也可因外伤或严重感染引起;腹壁巨大疝畸形多半是由于外伤或外科手术所致。
对于腹壁缺损的修复包括两方面,即皮肤、皮下组织的覆盖,以及腹壁肌肉、腱膜的修复。
腹壁可分为9区,各区适用于组织移植修复的供区亦有所区别。腹壁分为左、中、右及上、中、下3区,共计9区。
左、右上、中腹部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缺损,可采用逆行背阔肌肌皮瓣移植进行修复。
左、右下腹壁及左、右中腹部的缺损,可采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移植进行修复;或采用腹外斜肌腱膜翻转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可采用局部旋转皮瓣修复。
中腹部缺损及上、中腹部缺损,可采用腹直肌前鞘翻转修复腹壁;局部皮瓣旋转修复皮肤及皮下组织缺损。
在腹壁巨大缺损无法采用腹部腱膜修复时,可采用涤纶、纺绸或聚四氟乙烯补片修复;通过局部或远处皮瓣转移,修复皮肤及皮下组织缺损。
巨大腹壁疝的修复,应尽可能选用腹外斜肌腱膜,或腹直肌前鞘带蒂移植修复,也可选用涤纶、纺绸或聚四氟乙烯补片修复,增厚的疝囊折叠也可作为修复材料。
1、版权所有: 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资讯。本站所提供的任何健康资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自行使用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电话:010-82266291
版权所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原成形外科) 未经许可不得使用,不得转载、摘编 京ICP备05082115号-7 京卫网审[2012]第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