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严重鞍鼻的操作方法及流程
治疗严重鞍鼻的操作方法及流程
一、皮肤、黏膜松解延长植骨法
1、鼻部皮肤延长:于鼻翼缘及鼻小柱做“U”形切口,紧贴软骨及骨膜表面做广泛的皮下剥离,上至眉间,两侧至上颌部、颧部,下至上唇,使得皮肤松动、向鼻部牵移。
2、鼻部衬里延长:牵开切口,显露鼻骨及软骨,在梨状孔上缘约1.5cm处弧形切开骨膜,向下剥离并掀起骨膜瓣,至梨状孔上缘将鼻骨骨膜与鼻中隔黏膜分开,并横行切开中隔黏膜,梨状孔上部与鼻腔相通。沿梨状孔两侧继续向下剥离,使骨膜瓣连同鼻下部一并向下转移,将骨膜瓣覆盖在洞穿缺损上,其创缘与梨状孔上缘缝合。
3、鞍状畸形矫正:切取自体髂骨或肋软骨,雕刻形成“L”形支架,将其置于鼻梁位置,其深面与鼻骨紧密贴合,鼻小柱基部则抵于鼻前棘。
4、碟面畸形矫正:在龈颊沟做切口,在骨膜下沿梨状孔两侧向上剥离,形成骨膜下间隙,将切取的骨块修成与梨状孔弧度一致的形态,植于梨状孔两侧及上牙槽凹面,用钢丝固定。关闭龈颊沟切口。
二、额部皮瓣矫正
1、从鼻孔内鼻侧软骨上缘做切口,两侧贯通,用剪刀向鼻背及鼻尖部做广泛分离,充分松解挛缩,将粘连、移位的组织复位,延长鼻部。
2、再按鼻延长后留下的创面大小,切取以一侧或两侧滑车上血管为蒂的额部岛状皮瓣,在额部、鼻腔之间打一隧道,将皮瓣由其中引入鼻腔内,向内翻转,边缘与鼻腔内创面的黏膜对应缝合。在鼻中隔处,可将皮瓣中间皮肤剖开向两侧掀起,与中隔部黏膜缝合。供瓣区稍加分离即可直接缝合。
3、术后鼻腔内应适当填塞碘仿纱条,7-10天拆除缝线。
1、版权所有: 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资讯。本站所提供的任何健康资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自行使用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电话:010-82266291
版权所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原成形外科) 未经许可不得使用,不得转载、摘编 京ICP备05082115号-7 京卫网审[2012]第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