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整形外科四海皆朋友
临床和科研的进步离不开学术交流的平台。北医三院成形外科广泛拓展与国内外 知名学术和医疗机构的联系和交流,学习借鉴先进技术,建立合作关系。自改革开放以来,成形科牛星焘、惠博生、夏兆骥、鲍卫汉、李健宁、王侠、秦泽莲、马勇光、李 东、谢法斌、张洁等医生以访问学者身份到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国家参观访问 和学习。同时接待来自美国、加拿大、波兰、新加坡、韩国、日本、捷克、蒙古等国家整形美容专家大约100人次来访。
中国整形外科界的首次国际学术交流
照片8-1:1956年朱洪荫教授由卫生部派赴 捷克斯洛伐克出席国际整形外科学术会议,宣读了《颌面部缺损的修复》等论文,并介绍中国本 专科发展概况,这是中国的整形外科专家在国际 上的首次亮相。
照片8-1
照片8-2:1956年朱洪荫教授在莫斯科参加 学术会议。
照片8-2
文革后出访美国
照片8-3:孔繁祜(右二〕、牛星焘(左一)与美国美容外科医师合影。1981年,孔繁祜教授与牛星焘教授应美国美容外科学会的邀请,赴美参加学术会议。与西方国家中断多年的整形外科学术交流活动又重新起航。
照片8-4:美国的报纸以来自中国的客人为标题,报道两位教授在美国的行程和感受。
照片8-4
20世纪80年代美国 整形外科代表团访问中国
照片8-5:1979-1980年,美国整形外科代表团来访。
照片8-6:来访的美国整形外科专家与牛星 焘教授一起检查病人。
王大玫教授与国外来宾
照片8-7:王大玫教授与国外来宾合影。
照片8-7
第一次全国烧伤整形学术会议
照片8-8:改革开放以后,整形外科发展迅速。1982年5月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烧伤整 形学术会议,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整形外科界的盛会。北医三院成形外科朱洪荫教授(前排右六〕、王大玫教授(二排右二〕、孔繁祜教授五排左四〕、牛星焘教授(后排右四)和王雪八圃(二排右三)参加大会。会议期间成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整形外科学组,朱洪荫任副组长。
照片8-8
照片8-9:1996年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与重建外科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北医三院成形外科孔繁祜教授(前排右十〕、牛星焘教授(前排友 右六〕、惠博生教授(前排右五〕、夏兆骥教授 (前排左十〕、鲍卫汉(前排左四)参加大会。
照片8-9
中日整形外科学术交流
照片8-10:1987年,夏兆骥(左三)、辽宁省人民医院高景恒(右一〕、第四军医大学鲁开化(左一〕和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王炜(右二〕参加第 一次中日整形外科学术交流会议。中日 整形外科学术交流会发起于1988年10月, 在西安由第四军医大学举办了第一届中 日形成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至今已分别在中方、日方交替进行了17届,对促进 中日两国整形外科学界的交流和友谊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
照片8-10
照片8-11:1993年,夏兆骥、孔 繁祜和牛星焘参加在日本金泽举行的第四次日中形成外科交流会。(备注:日 本将整形外科称为形成外科〕
照片8-11
照片8-12:夏兆骥教授主持会议。 照片8-13:第四次日中形成外科交流会参会人员合影。
照片8-12
照片8-13:第四次日中形成外科交流会参会人员合影。
照片8-13
1、版权所有: 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资讯。本站所提供的任何健康资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自行使用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电话:010-82266291
版权所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原成形外科) 未经许可不得使用,不得转载、摘编 京ICP备05082115号-7 京卫网审[2012]第0069号